165 小师叔祖(1/2)

165小师叔祖

翁拳光和山猪从门口挪开,才发现人群早都挤到李广西家这偏门这里来了,人人朝里面踮着脚尖张望。

里面兄弟军火的人出场的气势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今天他们终于不再穿清朝官服带假辫子了,人人恢复了原本的西洋穿着。

门旁边的门房打开了,又有两个全副武装的保镖走了出来,冒雨站在门房的门两侧,人人两脚叉开、两手交替垂在小腹前,右手压在左手上,枪套里的手枪枪柄指着众人,显得霸气十足;

接着从他们之间走出两个年轻人,没有带武器,都是西装笔挺,银怀表链子颤巍巍的垂在口袋外,亮的好像脚下三角头皮鞋那样,一个还戴着玉石做的近视眼镜架,标准的上等人——“玻璃人”。

他们走到院子里正对偏门二十米的地方,面朝大门、一左一右叉腿而立,一概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垂在小腹前,右手袖子上用银线精心刺绣的《兄弟军火》的“x”形状的拳头交叉的标志在门外就看得到,也看得到左手袖子上还有双星金线刺绣标志,他们穿得都是双星洋服定制的制服性质西装;两人一站定,背后紧跟的李广西的仆人就赶紧立在他们身后给他们打伞遮雨,他们就在伞下面无表情的看着门外人山人海的人;

这种如同军队般的统一服饰、统一标志、统一姿势,乃至表情都一模一样,让他们虽没有武装,但并肩而立对门一站,霸气就滔天而来。

门口那位分脸保镖朝后跑了几步,在雨里朝左边那位一个标准的军人鞠躬礼,只见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抬起手,把左手一叠名片伸出雨伞,那保镖躬身接过,跑回门口,王杰仁早慌不迭的撑开洋伞替他遮雨了。

在门口面朝众人,分脸大汉扬着手里的一叠名帖,开口叫道:“都听好,一会我念到名字的,先进门房卸下武器,我们的人会搜身,若是得罪就请包涵了。出来后,去我左手边那位,就是宝少爷的王秘书,他要接见龙川本地工商精英宝少爷正在休息,暂不会客。”

说罢拿出手里的那叠名帖,扬声念道:“《龙川商报》社长兼主编主笔,郑梓水先生,在吗?”

“在在在”一连串的答应,《龙川商报》郑主编一边收起雨伞,一边慌不迭的跳过门槛,还不忘朝门外艳羡叫好的众人拱拳行了个礼,去门房里搜身去了。

很快十个名帖就被念完了,都是龙川的宾馆老板、报社社长、货栈分销商之类的,齐云璐也被念名了,幸好他换完裤子急急的奔回来了;

念完第一批名帖,门外众人眼巴巴的看着王秘书领着十个人去了院子里面,估计开茶话会去了,只见那分脸大汉又如法炮制去了右边那位先生那里又领来第二批名帖。

他叫道:“各位,我右手边这位是兄弟军火公司香港分公司公关经理张先生,这一批念到名字的,请卸下武器并搜身后,跟着他走。他会与各位会晤。”

这一批名字一念,挤在门口看热闹的本地人就有点摸不着头脑,都是京城、惠州这些大城的外地人,而且听头衔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比如赣州万德福药行代理、惠州大江航运公司销售经理、京城三合钱庄推销代办等等这些听起来像给人打工的家伙。

但是一看谁进去,大家都惊得合不拢嘴了。

每叫一个人名,就有一个西装革履的外地家伙应声入内,不少人是穿着燕尾服来的,手里还都提着大礼帽,看起来都是西学有成的富贵玻璃人,但是人人都面相狰狞,一看就不是善类,那个大江航运公司销售经理摘下礼帽的时候不仅是个光头,而且脖子里纹身都从领子上冒出来了

“怎么像帮会分子呢?”众人嘀嘀咕咕。

岂止他们,就把着门口侧边的翁拳光和山猪都惊呆了:这些人尼玛不是最近来龙川查勘赔率那批江湖前辈吗?怎么都来了?什么时候来的?自己进来巷子的时候,可没见过他们啊。

惊骇之下,翁拳光伸手拉住身着燕尾服要进去的惠州大江堂李前辈,小声问道:“李大哥,您这怎么进去的?为什么兄弟公司要见你们这群前辈?”

“你傻……”姓李的脸色不豫的生生把“你傻|逼啊?”咽回肚里去了,刚刚他们都堵在这里,都看见翁拳光和山猪带着小dd横冲直撞的来了,自诩帮会都大过龙川堂,又因为都是雨伞、人挤人,而且都看到这伙土鳖龙川堂敢在记者云集的地方公然对一个候选人动粗,这得多没见过世面——这种白痴搭理他们干嘛?所以根本无人上前打招呼。

但又想到龙川堂对自己还算恭敬,龙川工作承了他们不少帮忙,就转了脸色,附嘴到翁拳光耳朵边说道:“这,宝少爷其实以前也是天地会的,辈分极高,你听说过吧?我们老大以前也是佛山那派的,这个我们得喊宝少爷师叔祖,当然要来拜见下了。”

说完就扔了目瞪口呆的翁拳光进去了,剩下旁边的山猪死命的问:“老大,为啥他们能去?为啥啊?”

原来当年天地会佛山老大是陈开,他发动了迎接海皇入粤的红兵大起义,和天地会东莞系何六是海宋开国的头号功臣,而当时海宋大将朱清正也是佛山系的,日月军也等于是天地会的,所以当时在宋国,天地会佛山系的声望是如日中天,有大功、有军队、还有一批批的开国功勋、将相能臣。

但是陈开的儿子陈其荣搞出了“制造局贪腐窝案”,让皇帝都不得不下罪己诏,意思是自己看错了人,也不得不分拆制造局给私人工匠,天地会佛山系声望受到致命打击,陈开爵位被“保留查看”,声望也一落千丈。

为了挽回自己的皇宠甚至是避免家破人亡的祸事,陈开一面积极赔偿朝廷,一面为了表示自己不计私仇、支持制造局新当家的,就把当时兄弟公司的新老总郑氏兄弟引进了天地会。

因为佛山天地会老大陈开领着入会,那么郑家兄弟的江湖辈分差不多是广东天地会里第二高的一批了,他们当时靠这种关系走日月军团的军火生意。

然而“海京骚乱”是入宋的太平军石达开部和日月军退伍军人联手作乱,海皇一平乱后,立刻屠杀光了太平军和参与的天地会分子,并宣布天地会在大宋为非法谋逆组织,和天地会彻底决裂了。

这种事,陈开自然脱不开关系,仁慈的海皇看他是开国功勋,不想杀他全家,就流放他出境去了上海,后来陈开全家转投他曾经的帮会小弟朱清正-明王-麾下。

一开始还可以,重义气感情比兄弟还深的明王封他为公爵,他也重新提起刀枪为明王南征北战,但是在几年后,在天京四战之地站稳脚跟的明王,突然以“异教徒渎神谋逆罪”两次清洗军队和朝廷,第一次就处决一万人,几乎全部是天地会帮会骨干分子,“明国大公爵”陈开就在其中。

而且不仅是他自己,陈开全家、部属全都被杀,连公爵府的仆役都没有放过。

明王比海皇利落多了,向来斩草除根。

海皇没有杀天地会太多人,但是天地会钟意的领头大哥明王朱清正,却真正屠杀光了千里迢迢投靠自己、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他们,一举铲除了自己控制区里的帮会势力,也进入了国体神圣化、强信仰化的进程。

海皇还朝明王要陈开尸体,意思是老朋友,想归葬他家乡,葬于海宋国庙;然而明王连尸体都不给,一句话:烧了、骨灰扔长江了。

可能还活着的只有陈开儿子,那个惹下大祸的陈其荣远在法国留学,这些事后,他就下落不明了;对于陈开这样一个倒霉蛋,自然无人去关心他儿子下落。

陈开既然都身死族灭,郑氏兄弟自然不会再以和他的关系炫耀,事实是,海京骚乱后,郑氏兄弟就从没有见过陈开,更没有再提过一次了。

不过祸要避、福却要捞,佛山天地会因而大分裂,倒霉的家伙跟着陈开去了明王地盘,要不死在战场上,要不死在天京,他们的好兄弟朱清正下的手;得意的家伙几乎全部不认陈开一伙;这些得意的家伙反而因为同在一个帮会里过而关系更亲密:比如郑氏兄弟、何博和背叛朱清正和日月军的陆军水师关巨,因为都自居出于佛山天地会,关系好得就像穿一条裤子一样。

而全大宋还活着的帮会骨干,若是郑氏兄弟看你有用,要拉关系,少不得要搬出帮会辈分来,那时候他还是小师叔祖,不过师祖爷是谁,任何人提也不提,师祖爷骨灰都扔长江了,理他作甚。

因而郑氏兄弟有时候还是小师叔祖的身份,和何博、关巨平起平坐,而能喊他们这个身份的帮会分子都倍感光荣:不是军火大亨、就是航运大亨或者皇家陆军长江水师总督,叫你喊爷爷也不亏本吧?

而且近年来,郑氏兄弟师叔祖身份被提及的次数增多,这是因为原天地会帮会被宋、明两个地区的基督徒皇权压迫,无奈朝着上海、四川、福建、香港、昆明、安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迁徙,宣教司意图掌控这些帮会为自己所用,他们作为一群匪类、不法之徒,在搜集情报、刺探军情、掩饰特工身份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兄弟军火公司就替朝廷分忧,以香港和上海分公司为根据地,凭借郑氏兄弟军火大亨以及江湖辈分的名望,再次开始聚拢和控制国外分散的新旧天地会分子,来作为海宋在国外的眼线、友军和行动力量;

同时也拉拢和交往国内新帮会分子,毕竟这里有帮会的土壤和文化,你就算禁止他们,它可以换个名字继续存在,依旧换汤不换药,除非像明王那样动不动大屠杀,否则无法除根,而宋国是仁君统治,爱惜国际声望,不能大屠杀,皇帝也不采取这种暴力策略;朝廷需要知道现在国内帮会的发展情况和主要信仰状况,必须有人去刺探他们,与其狂堵,不如监控和掌控,这个重任也交给佛山天地会小师叔祖郑阿宝他们了。

从这个意义上,他也算是大宋最大的帮会卧底,卧底卧到公然宣称自己就是皇权朝地下势力伸出的橄榄枝,谁攀附上自己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合法,这让新帮会、老帮会嗷嗷叫的抱大腿。

在朝廷的操纵下,郑阿宝、何博、何六这些大亨可以影响京城那些大帮会下一任掌门人是谁。那么不管是谁掌门,必然是朝廷的人。

以致于京城有大帮会定期组织成员学习圣经,海皇在皇报发了重要言论和指示后,一群纹身男也定然在各级堂主带领下,老老实实的坐着学习领会朝廷新精神,偶像也破除了,关公肯定不能拜,所以他们连拜的关公像都换成了耶稣使徒彼得像。

因为新约里貌似只有彼得动武过,在叛徒犹大带人来抓耶稣的时候用刀子保护了耶稣一下,砍掉了一个打手的耳朵,而耶稣又给那打手治好了,耶稣还让彼得收起刀来,自己听任被抓走处死。

这么忠心护主的使徒自然是帮派学习的对象,更主要的是朝廷喜欢这套,而且耶稣对彼得砍人说:“收起刀来吧,凡动刀的必死于刀下。”——问题是彼得虽然动刀,但因着耶稣保佑没有死于刀下啊,他是被倒钉十字架死的——怎么死的不管了,反正这位圣徒不是死在刀下,对于舞刀弄枪、很多人不能活着退休的帮会来讲太吉利了,因此最时髦的京城,很多帮会入会仪式都是拜圣彼得了,入会仪式演讲辞都从《赞关公》变成了《赞圣彼得》: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