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白雪纷纷化赤霜(六)(1/2)

宋军的到来,让参加军议的道官们又是一阵议论。

道海宗源如今的道官中,除了魏野从那个南北汉并立的凉州带出来的少部分道兵外,门人弟子里更多了许多生在大清国、长在新中华的年轻一辈。

这些道官和道兵,就算对《宋史》、《辽史》、《金史》没有细读,也不曾留意过《大金吊伐录》、《三朝北盟会编》之类史籍,但坊间的《杨家将》、《说岳传》这些说书人最爱讲的评话起码也是听过的。

对辽金,大家都怀着一种极朴素的敌国意识,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在课堂上学了清初爱新觉罗氏的那些倒行逆施后,对这类蛮族王朝的恶感就更深了些。

只是在魏野与慕容鹉的治下,爱新觉罗家都改了姓氏,或姓赵、或姓金,更没有留下什么满洲人的说法,这点刻意煽动起来的民族情绪也就没了发泄目标。这一次穿渡时空的战事一起,不知多少恨不“重回靖康”、“重回崇祯”,立志“重挽天倾”、“重造河山”的年轻人,都憋着一股子战意,只待在辽金军马身上试剑。

但对待赵宋,大家的情绪就显得颇有些复杂了——

以法统论,宋辽金三朝中以宋室为正朔,但是只要对有宋一朝稍有了解的人,就对这个传说中“中古时代最辉煌、最文明、最富庶的王朝”多有几分不以为然:

“赵匡胤以兵变发家,欺负郭家无后、柴家孤儿寡母,假托禅让,实则篡位,得国不正如晋室,又无司马氏混一华夏之功,如何能称正朔!不过如曹魏,乃为王者前驱耳!”

“赵光义有斧声烛影之变,捏造金匮之盟,编管幼弟、逼死侄子、逼疯亲儿,高粱河畔伐辽无功,两臀中箭而逃,也非是开拓之主!”

“真宗庸懦而好谈鬼神虚无之事、仁宗宽仁而无振作刷新之志、英宗事太后不孝、神宗有变法之功却一手缔造了新旧党争,哲宗虽有进取之心,却年寿不永。至于如今那位赵官家,无非是个有才情、善丹青的骚人词客罢了!”

“嘿,还是章子厚说得一针见血:‘端王轻佻,不可以王天下’!”

“别的不论,赵佶此人倒还颇明道理,懂得好道敬贤,别立道官品阶,广搜历代道门前贤的著述,倒也并非一无是处……”

“区区俗人,自封为玉京金阙、七宝玄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玉宸明皇天道君,亵慢不经,以此为甚!他赵佶奏表告天时,又自称奉行玉清神霄、保仙玄一、六阳三五、璇玑七九、飞元大法、司都天教主,不知这贪花好色的赵官家,如何是灵宝至真?又如何是司都天教主?这等僭越矫饰之辈,吾不知其道理明在何处?”

“够了够了,今天是军议会,又不是宋史研讨会,少说这些有的没的!”

“不然,辽金两国是犹带几分腥膻的蛮夷,但是赵宋多少还背着一个正朔名头,不先把赵宋这层画皮揭开,只怕俺们带的兵马心思都要被搅得糊里糊涂,自己就先把自己认作反贼了。要我说,赵宋的这些龌龊处、不干净处,最好是时时说,****讲,更要把赵宋盘剥天下州县,把大量财富囤积于汴梁的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个一清二楚。统一了军心民心,才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这话题一扯就扯得没边,在一旁负责维持军议会秩序的道官不由得拿起小锤,轻轻一敲面前悬着的鱼形玉磬,一声清音把这些杂乱纷纷的跑题议论都压了下去:

“离题太远,现在要讨论的是宋军有可能打乱我军部属的问题,请诸位注意自己的发言内容!”

这一回的例行跑题结束,这些兴奋过度的年轻道官才稍稍收敛些许,开始在细节问题上下功夫,话题渐渐地转移到了如何“北伐辽金,南拒宋军”这上面来了。

一个看上去刚从青埂书院毕业没几年的年轻道官首先站了起来,在会议桌的等比例沙盘上指点着:“白沟河是涿易二州南面的最大水系,我们可以利用白沟河作为天然防御带,融开河面,让宋军望河兴叹。等到我们吃下了辽金联军,辽国固然是灭亡在即,金国失去了这支军马,还有大量女真完颜部的部族贵戚,自然也是元气大伤。到那个时候,整个燕云十六州,自然是我军掌握一切!”

“融开白沟河?说得好,但是拿什么去融化河冰?涿易二州库存的柴草煤炭,是当下最重要的资源,不论是目前在运转的水泥窑,还是给难民供暖,这些燃料都必不可少,不可能浪费在融化河冰这种事上!”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