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死不瞑目(1/2)

知道还珠格格吗?

这有谁不知晓,当日皇上祭天,不就是带她去了吗?那场面……

行了,行了!这是多久前的烂谷陈麻了,我问的是还珠格格是谁,你知道么?

还珠格格……某人盼顾左右,方凑近同伴的耳边轻声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其实消息灵通的都知道,不就是皇上在宫外养的女儿吗?

嗟!我就晓得你寡闻。算了,看在你我这么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告诉你,免得有人问起你,说你孤陋。

行了,架子摆了半天,到底什么事儿啊?

此人不答反问,你知道福家吗?

福家,哪个福家?

福伦,柳巷街那家,以前是大学士府的福家。

哦,他们家呀!一家人都是鼻孔仰天看人,亏得皇上英明,贬了他们的官位,据说父子俩连降三级,真是大快人心。可惜,太后把格格下嫁给那福尔康……不过,听说那格格在福家可不得宠啊,反而是那不知哪来的妾侍,更得福家欢心。

你这是哪儿听来的?

福家那点事,能瞒得住谁?他家的丫鬟婆子,看门小厮,还有去他府里诊治的大夫……据说多罗格格刚下嫁,福尔康就纳了美妾,格格还没动静,那妾侍已经怀有身孕了。宠妾灭妻啊!怪不得孩子留不住。要我说,再这么下去,就算他家有多罗格格这座靠山,福家也撑不了多久了。

你这话还真说对了!

怎么说?

前些天顺承郡王府设宴,大家都在看戏,忽然跑出个端茶的婆子,拉住福家小妾,一状告到公主面前。

公主?

就是皇上亲封的,太后认下的义女,瑞珍公主啊!

哦?就是我们那个民间公主啊?对了,那婆子告什么?

婆子状告福家小妾伙同福家,杀死她主家七十三口人命。

哎呀!是怎么回事?

她说……

天呐!天下竟有这样的事,真的假的?最后大理寺是如何判案的?

人证物证齐全,福伦父子判千刀万剐,福伦之妻腰斩,他家那个小妾数罪并罚,不仅要挨剐,剐后还要斩首弃市。

该得,如她这般狼心狗肺之人,这还是轻了。若我是济南大火下得活命的,恨不得食其肉拆其骨呢!

官爷也是这么想的,布告上说,要把她押到济南行刑。

好啊,痛快!唉,那个假格格哪?

皇上说了,还珠格格是被福家小妾利用的,没做什么坏事,反倒让那祸首成不了皇家义女,也算是苍天庇护,当即册封她为固山格格。

这认亲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还珠格格不是皇上外头养的女儿,那为什么认她哪?

布告里说了,当年皇上微服出巡,遇上反贼,是梁夏氏夫妇救了危难中的皇上,那梁义士更替皇上挡了数刀。当时情急,为了社稷安危皇上只能即刻回京,而梁义士重伤不能移动,皇上感其恩德,留下一把扇子、一幅画卷,告知梁夏氏夫妇若有什么难事只管到皇城找他。

哦呀,原来如此。

可不是吗?梁义士伤势太重,没有挺过来,梁夏氏哀痛欲死,为了腹中的女儿回了济南娘家。谁知,被表姐恶意中伤,流出那样的谣言,使得恶毒侄女信以为真,结果闹出这样的事来。

这么说,皇上以为还珠格格是那梁夏氏的女儿,才认得义女?

自然是如此,要不是这样,就算是皇上的女儿,无名无份在外头生的,那也是私生女。当日,那么大张旗鼓的认下,可不削皇室的脸面吗?皇上能带着她祭天,一点不藏着掩着,定然是问心无愧的。要知道,皇家可是天下表率,皇上知书达理,能做出这般不知耻的事情吗?

这倒是,若真是私生女,与其认作义女使人侧目,不如偷偷找个名目,养在大家宗室里,就算日后出嫁也稳妥的多啊!

可不就是这般嘛!当今圣上重情义体恤下民,对自己倒颇为苛刻,也时常自省。这次出了这样的事,皇上下了罪己诏。说当年虽是艰险,但他丢下恩人确是自己的不是,而如今没有多加查证,就认下恩人之女,致使闹出济南大案,他难辞其咎。

话不能这么说。皇上的安危,可关系着大清的动荡,当初遇险皇上回京没错。听知道内情的人说,皇上回京之后,立即命太医去兖州救治梁义士。无奈只寻到梁义士的坟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遗孀。某人插口道。

哎呀,谷兄你来啦?坐,坐,给满上一杯。谷兄说得是啊,想那梁夏氏死了丈夫,梁义士无兄弟姐妹,父母又早亡,梁夏氏一人怎么支撑?自是回了济南夏府了。皇上如何得知呢?这事,实在怪不得皇上啊!

是啊,我也这么想。梁夏氏这么一走,皇上想报答,也找不到人啊!还有,那假格格带了画扇来认亲,皇上若是拒不承认,那才让人心寒。皇上不说二话的认下还珠格格,是对我们百姓的信赖啊,怎么能说是罪过呢?

谷兄所言不差,皇上误会假格格是梁夏氏的女儿,因为皇上对梁义士有愧,当即认为义女。据闻皇上之后也派人查过,只是人海茫茫,假格格听了凶邪的谎话胡诌一通,皇上却去哪里查呐?

唉!也是那夏家注定有此劫难。不过,皇上说了,梁夏氏夫妇对他有恩,却因他的疏忽全家惨死。皇上追封夏老爷为三等忠义公,夏雨荷夫妇为勇武侯、四品节妇,以慰在天之灵。

真的啊?夏家可是汉民,除了梁义士救过皇上,也没什么别的功绩了。皇上承恩与他,御史们肯应吗?

有什么不应的?皇上下诏说,夏老爷开善堂数十年如一日,每有造桥铺路施粥不落人后,是积德之家为善一方。若非如此,遭灭门之祸后,会有那么忠心的老仆,不远千里来顺天府告御状吗?还有那善堂出来的后人,竟不顾艰险长途跋涉,硬是追着凶犯想为夏家报仇,死后仍是这样被敬慕之人,可不是汉民的表率?

说得好啊!皇上并不因我们是汉人就小看啊,以前皇上总说满汉一家亲,我本是不信,如今却有些信了。

当今确实做的不差,我最看重的就是皇上实话实说,好比黄河决堤举国捐赠,事后一条条名目贴在午门口,让大家都知道自家的功劳,可比什么都好。连我家小儿都说,自己捐了一勺米,能给没饭吃的小孩一餐圆肚。

说到黄河大潮之事,你们有没有听说,那次送粮赈灾,半路有反清复明的人拦截,想把粮车抢了去。

有些风闻。唉——!要我说,当初满人鞑子南下之时,确实做了很多恶事。可如今歌舞升平,百姓都有好日子过了,何必在这时候再起干戈?

我们是汉人,当然想要个汉人皇帝。可是,要再来一次改朝换代,苦的还是我们这些百姓啊!只要不是过不下去,谁想造反?而今,与其反清复明,不如多为百姓做些好事。可他们竟去劫粮车,诶!如此不得民心的事,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依我的浅见,他们是不相信皇上,不信那些满人。可他们也不想想,皇上若不想赈灾,何必大张旗鼓,闹得天下闻知?那些送粮的官差要是阳奉阴违,灾难便会扩散,就是想瞒也瞒不住的。劫粮,又是何必?

可不是么?他们这么做,若是真出了事,朝廷会不震怒?不仅灾区的百姓受苦,这罪名还要落在我们这些汉人头上啊!

这话说的是。照我说,鞑子铁骑刚南下的时候,反清复明确实是义举,可如今却不合时宜了,可惜他们依旧看不清现状啊!再者,你们看,济南夏家一脉同根,之中有深明大义的,也有阴险毒辣的,可见,世事不能一概而论。这满人里也有好人,我们汉人也未必人人都是善心的。

是呐,想那福伦家,为什么帮着人作恶,犯下这济南大案?还不是福家想尚主抬旗么!他们本也是汉奴包衣,不是满人。

行了,行了,不说这些。吴兄、谷兄,你们知道不,清江口三天前来了几艘大船。听走南闯北的徽商说,比那西来的洋船也不差了。据知情的讲,是皇上让阿哥们督造的,要学那郑和下西洋呐!

这可是真的?

应该不假,皇上下旨都开了好些个港口了。你们说,我们要不要也托托人情,买些货让人送船上去,到时候……

我看……

我……

皇城内,慈宁宫。

“如今外头传闻如何?”太后看着身侧的宫女垂问。

宫女笑着福身禀报道:“回太后的话,宫外都在传扬皇上的圣德。”

太后似是不信,挑眉道:“喔?他们怎么说的?”

“百姓都说皇上有情有义,是个难得的仁慈之君。”

“真这么说?”

“是,奴婢不敢欺瞒太后。”

“嗯,你下去吧。”太后随意挥了挥手。待宫女退下,太后看向身旁的天佑,宽慰的笑道:“这下好了,小姐你总算给夏家报了仇了。而且,皇上也因此事更得民心了。说句对小姐不敬的话,外头跑来女儿认亲,毕竟不是光彩的事,有损皇家威仪。如今这么一来,反倒因祸得福了。”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