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讨辽檄文(1/2)

苏轼不敢怠慢,连忙换上官服,准备入宫面圣。

寒食节到清明,这是大顺法定的放假时间,原本可以在家休息的。但天子召唤,苏轼不敢不从啊!

寒食节气,皇宫内也是一片冷清。

若非听得后、宫之中传来铃铛般的笑声,苏轼还道皇宫内没人了。

询问内侍之下,才知道陆承启挺人性化,宫中侍女内侍,若家在京兆府的,皆可放回家中过节,祭祖,直到清明过后,再回皇宫也可。

苏轼大叹此乃仁道也,对陆承启又一次倾服。

说起来,自从陆承启亲政以来,大顺百姓的观念已经一再转变了。不说对商贾,对工匠的态度如何,就是对于女子的尊重,也比历代更甚。现在很多百姓家里,女子赚到的薪资,比男子还高,真正顶起了半边天。到皇宫做宫女,则是女子最为荣耀的一个职位了。因为只有在皇宫内,女子才得以为官。俸禄也是照着品秩发放的,并不比男官少。甚至因为是皇家近臣,赏赐比男子做官还要多。

等到嫁人了,皇后周芷若还会给她们准备丰厚的嫁妆,比历代公主也不输多少。有这样的“东家”,谁不想入宫服侍?但凡出自皇宫的宫女,在夫家都是极有地位的。若是夫家再出人头地,弄个诰命夫人当当,也不是不可。

只是选秀太严,若非貌美、性情温和、才华出众之辈,都难以入宫。

至于内侍,陆承启早就下旨不再招募了。服侍上有宫女就行,就算搬搬抬抬,也有健硕的宫女。

有官员上奏说宫内阴盛阳衰,实为不利。陆承启淡淡反驳说御前侍卫都过千了,宫女才几百个,怎么算得上阴盛阳衰?

其实陆承启有感于宦官干政,为祸甚大,才废除宦官的。宫女方面,有周芷若在管理,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乱子。收买宫女,比收买内侍的成本高太多了,甚至都收买不了。宫女只要做到二十四五岁,就能领取一大笔丰厚的嫁妆,为何要被你收买?

杜绝了从宫内传出消息的途径,陆承启才算彻底安心。要不是恻隐宫内仅存的百多个内侍生活没什么着落,陆承启早就遣返他们回家了。

其实别看太监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但身体上的缺陷,是他们最为自卑的根源。太监一般心理都不怎么健康,要是权柄落到他们手上,天下还不得大乱?武人乱国,不过割据一方;文官乱国,则改朝换代;宦官乱国,危害也不轻。东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密谋,诛杀窦宪,开东汉宦官参政的恶例。此后宦官“十常侍”,更是臭名昭著。

用文武能治国,平衡既可;用宦官,则是自断根基!陆承启深感于此,遂废宦官。

旁人不知道是不是口是心非,但苏轼是极为赞同的。

对于这个皇上,苏轼很多观点都不谋而同,甚至密谈时,陆承启说过“外王内圣”,被苏轼引为经典,甘愿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是不知道今日陆承启传召他,有什么要事?

此章加到书签